杨介人
李银耕 王苏华
杨介人是活跃在豫北和直南等地的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五四运动时期,他曾赴法勤工俭学,并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回国,成为中共安阳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从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青年学生运动,发展和建立党、团组织的过程中,他作出了巨大的成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豫北一带具有很高的声望和很强的号召力。1936年12月30日,杨介人被敌人杀害于河北省保定监狱,年仅38岁。
一
杨介人原名杨介臣,字廉泉,乳名福泰,1899年6月21日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县崇义村一个半医半农的家庭。其祖父杨儒碧在崇义开药铺坐店行医,伯父杨贵鸾教书,父亲杨贵鹤与叔叔杨贵鹏做药材生意,最小的叔叔杨贵凤在家务农。
1915年,杨介人考入由校方提供食宿的武陟县木栾店商业学堂。1916年5月,不幸丧父。为了照顾母亲和弟弟,同年9月,与温县杨磊村大户之女张杏清结婚。
杨介人在商业学堂求学期间,正值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在这动荡的年月,他的家境也难以维持,日渐衰败下来。就连母亲为他添一件新衣,也要费很大周折。国家的落后,人民的痛苦和家庭的贫固,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使他对社会现状极为不满,发奋求学,立志救国。当时,民主与科学的清新之气荡漾在祖国大地上,也波及到豫北这所商业学堂,震撼和启迪着杨介人的心灵。有一天,杨介人对妻子说:“这几年我在学校住宿,一直枕着砖头睡觉,你给我做个枕头吧。”听他一说,张杏清连忙找来蓝绸子沿上黑边做了一对枕头。杨介人让张杏清用绿色丝线在枕头上绣了“男女平等、努力奋斗”八个字,以表达他对封建纲常礼教的叛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杨介人还鼓励妻子说:“你也应该读书识字,不能光当睁眼瞎。”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唤起了无数志士仁人的爱国热情。当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热潮之际,河南省省长赵倜也迫于形势,接受了旅沪河南学会的建议,决定用招考办法每年招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一次。每次20名,文化程度中学毕业以上。每人资助700元,委托上海华法教育会送往法国巴黎华法教育会,介绍入工厂及学校,在法国期限不定,归国后须在本省服务3年。杨介人获知这一消息后,踊跃报名,经考试合格被录取,成为河南第一批赴法留学生。
1919年12月9日中午12时,杨介人在上海登上法国“司芬克司”号(又称凤凰号)客轮,和河南青年余中楫、张务源、吕梦庚及聂荣臻、汪泽楷、颜昌颐等一行158人同船赴法。他们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38天,历经3万多华里的航程,1920年1月15日到达法国马赛港,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到法国后,由于所带资金微薄,光吃饭也顾不住,因而不得不一边做工一边求学。经巴黎勤工俭学会介绍,先到瓦德也省瓦而斯列板的人造丝工厂,一年后又到豆腐作坊、圣沙孟铁工厂等处做工。在艰苦的劳动中,他切身体会到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饱尝了工人的艰辛,磨炼了生活的意志,这对于他归国后从事工人运动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他曾走过曲折的道路,一度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于1921年底加人了无政府主义者的组织“工余社”。为表示自己赞同的态度,坚持“既已无君,不得有臣”的主张,遂改名杨介臣为杨介人,意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后来,在接触各种新思想新学说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无政府主义并不能拯救落后贫穷的祖国,仅靠科学也不能救中国。在赵世炎、陈延年等人的影响下,他抛弃了无政府主义,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郊区成立,杨介人成为其中的一员。
1923年1月23日,杨介人在写给他母亲的一封信中,充分表达了他当时的思想感情,他写道:“儿来法国,漂洋过海,做工求学,这都是因为家中贫困,不能不来外国了。儿这几年来,东跑西走,不但是为家,而且是为国。咱家贫穷,我是知道的。洋人每年把咱中国黄金都运往外洋去了,你是不知道的。洋人买咱中国的麦子,把麦就买贵了。咱们中国人要不想法子把洋人们打跑,咱们都成了洋奴了。你的儿子在国外,亲眼看见洋人带着钢盔、刺刀和大炮到咱中国去了。你的儿子要大大的与洋人作个对头。”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帝国主义的无比愤恨,倾吐了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信中还说:“一二年就要回国了,母亲不要挂念……我要到俄国去,再住一二年。俄国是贫人的国家,有钱人的家院土地充公了。没贫没富,男女都上学,男女都做工。谁不做工没有饭吃,这是俄国的俗话……”(原件存沁阳县文管会,已收入《革命烈士书信续集》)充分表达了他对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仰慕之情和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表达了他的反帝爱国思想。
在旅欧党组织的引导下,杨介人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1923年2月,他同周恩来、赵世炎、王若飞等一起出席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合影留念。同年,杨介人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也有人认为杨介人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后才转为中共党员的,时间在1924年初。)
在法国的河南留学生中,杨介人的威望是很高的。作为河南留法学生会的负责人,他以饱满的热情和革命行动团结影响着河南留法青年。1923年5月,山东临城境内发生了一起特大的劫车案,车内有西方乘客30多名。帝国主义借此事件,纷纷向中国政府发出照会,扬言要“共管”中国铁路。消息传到巴黎,旅欧党团组织负责人周恩来以少年杂志社代表身份主持召开了旅法华人各团体联合会议,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共管”中国铁路运动。杨介人动员与组织河南留学生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为了宣传革命思想,介绍马克思主义,唤起更多的同胞,他还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刊物《廉泉》。自编、自刻、自印、自己发行。这个刊物不仅在留法学生中传阅,而且也不断寄回沁阳老家。
1923年底,按中共旅欧支部安排,杨介人离开法国,赴苏
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国内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形势发展很快,急需大批干部加强领导。根据组织决定,杨介人于这年秋返回祖国。
二
1924年冬,刚回国的杨介人顾不上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
久别的妻子和未曾见面的儿子,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他受京汉铁路总工会党组织的派遣来到安阳,具体负责领导京汉铁路顺德(那台)至新乡、道清路新乡至焦作沿线的工人运动,恢复和发展党团组织。到安阳后,他常住在铁路工人刘铁生的家中。
安阳具有开展党的工作的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这里就有了共产党的活动,在党的领导下,安阳铁路工人经受了战斗的洗礼,积极参加了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尽管由于反动派的镇压,党的组织和工人运动遭到破坏,可是革命的火种却深深埋在当地群众的心中。国共合作之后,尤其是具有民主思想的胡景翼督豫之后,革命有了广泛发展的新环境。这些,对杨介人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是十分有利的。
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杨介人首先用极大精力致力于工人运动。他身穿破旧蓝布工人服走门串户,深人到工棚、车间和工人家中,与工人促膝谈心、广交朋友,启发他们的斗争觉悟。他经常出入于工人集中的火车站和广益纱厂,使京汉铁路总工会彰德分会很快得以恢复,创建了广益纱厂工会组织,并先后在铁路机务段、车务段和振兴铁工厂,以及广益纱厂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团组织。1925年春季,杨介人还屡赴距安阳城60里路的六河沟煤矿,发动煤矿工人成立工会。并在水泵房、锅炉房、矿井下和机械车间发展党员20多人,成立了党小组,使党组织在煤矿工人队伍中打下了基础。
杨介人平易近人,善于联系群众,因此赢得了工人的信任和敬重,他们把他当作自己的知心人,有话愿对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铁路、纱厂、煤矿工人还推选他担任了自己工会的秘书。1925年9月,杨介人当选为省总工会委员。
在杨介人的指导及各工会的具体组织下,安阳工人斗争此伏彼起。广益纱厂工人和铁路工人曾组织纠察队,统一行动,反对资本家打骂工人;纱厂工人曾举行罢工,迫使资本家答应普遍增加工资4%;六河沟煤矿工人通过罢工,提出承认工会合法地位、增加工资等5项要求,并取得初步胜利。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安阳工人站在斗争的前列,游行示威,募集捐款,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令社会各界人士刮目相看。一系列的革命斗争,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社会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安阳各界人士的爱国斗争。
作为一名职业革命家,杨介人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1925年春,他结识了省立第十一中学教务主任罗任一,并成为情投意合的朋友。他们在一起探讨革命理论,交换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4月,经杨介人介绍,罗任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安阳教育界最早的党员。在罗任一的协助下,他们把省立第十一中学作为开展工作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阵地,获得明显成绩。6至8月间,进步学生田坤元、陈辑吾等10余人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彰德支部。暑假期间,50多名学生组成学生军,由罗任一和时任国民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政治教官的徐向前分别负责政治理论教育和军事训练。训练结束后,陈辑吾、田坤元等10余名青年学生投身革命,踊跃报考了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
1925年6月,为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国共合作决议,杨介人与罗任一、徐向前等四处呼吁,经国民党省党部批准建立了国民党彰德县党部。县党部设有组织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等,杨介人任工人部部长。他与县党部中国民党左派人士友好相处,一起工作。在他的影响下,国民党彰德县党部成了中共公开组织群众运动的领导机关。在五卅运动中,县党部曾通电全国,表示“誓作人民后盾”。在反基督教大同盟活动、辛丑条约国耻纪念日中,县党部均召集学生及各界群众联合行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25年6月,五卅反帝爱国风暴席卷全国。在安阳相继成立了“彰德各界沪案后援会”、“彰德各界反帝大同盟”等,以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在这一斗争中,杨介人成了当然的组织者与领导者。6月10目,安阳城内大士阁前召开了由各机关团体、中小学校及军、商、工、农等各界人士3000余人参加的大会。会上,杨介人发表了演说,他声音宏亮,情绪激昂,析事明理,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进而更加激起与会者的爱国热情。会后,紧接着是震撼全城的示威游行。这次活动声势颇烈,对安阳人民的爱国斗争是一个实际的检阅和极大的推动。
根据斗争的需要,杨介人常穿梭于豫北各地。1925年6月,他曾到焦作参加煤矿工人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罢工斗争。9
月,又到六河沟煤矿领导工人罢工,他亲自出面代表工人同资本家谈判,取得胜利,凯旋而归。1926年2月间,磁州工人罢工,要救改善劳动待遇,增加工资,杨介人及时赶到斗争的前线,率领工人同资本家斗争3天,终于迫使厂方答应了工人的要求。
在这一时期,杨介人还非常重视对农民的宣传与发动,并领导安阳党组织在距安阳西北40余里之外的当中岗、众乐一带发动农民抗租抗捐,成立农民协会。到1926年4月,安阳县成立区农会3个,乡协会21个,会员2.5万人,成为河南农民协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1924年底至1926年初,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安阳一带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出现了蓬蓬勃勃的局面。这些,固然主要是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但与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杨介人的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时任共青团豫陕区委组织部长的张霁帆,在1926年1月巡视安阳后写给团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介人好处颇多,吃苦、质朴、积极工作的精神,为豫地作工诸同学中罕见。此间无论工人、学生、职员,对于他个人都有相当信仰……其外向活动能力很大。”对杨介人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三
1926年3月,国民二军战败退出河南,吴佩孚重占中原,
实行野蛮的军阀统治。为避免损失,杨介人奉调转移到卫辉一带工作,任中共卫辉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同时负责共青团卫辉特别支部的工作。
此时的卫辉,革命斗争已由五卅运动以来的轰轰烈烈转人秘密状态。杨介人来到以后,紧紧依靠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根据中共豫区委的指示,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斗争策略,发动华新纱厂工人斗争,成立卫辉基督教三自促进会,深入豫北枪会组织,扩大党的影响,组建农民协会和武装,配合北伐进军,使卫辉和像北一带的革命斗争日趋活跃,声势日益壮大。
华新纱厂是卫辉首屈一指的大工业,工人斗争基础较好。自河南政局变化后,这个厂的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他们常常找借口扣发工人的工资,每天下班时对工人进行搜身,并趁机侮辱女工,随意打骂工人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团结广大工人群众,打击资本家的嚣张气焰,杨介人指示纱厂党支部发动工人与资本家作斗争,并相机夺取护厂队的枪支。斗争结果,迫使资本家取消了搜身,补发了欠资,工头对工人的态度也有改善。
卫辉福音教教会的教徒不堪忍受帝国主义传教士的压迫,杨介人就指示党员团结教育广大贫苦教徒,成立了卫辉福音堂基督教“三自”运动促进会,即自己筹款,自己建教堂,自己传教,努力摆脱帝国主义教会的控制。
当时,豫北一带枪会兴盛,很多群众为“除暴安良、守望相助、防御兵匪,抗拒苛捐、抵制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自发地参加了天门会、红枪会等。各枪会的武器主要是红缨枪,还有砍刀、匕首、土枪、抬枪等。他们常常自发地袭扰奉军,是当地打击军阀的一个重要力量。根据上级党组织关于迎接北伐,加强农运工作,引导帮助枪会的指示,杨介人要求卫辉一带的共产党组织对乡间的农民武装加强联络,进行宣传,引导他们协助北伐军,驱逐奉军。林县天门会是豫北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组织,势力达到晋冀豫3省20余县,会众三四十万人,斗争矛头直指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和土匪。为了争取天门会,杨介人深入到天门会内部,住在林县东油村。在与天门会首领韩欲明的接触中,他一面向韩宣传党的纲领主张,一面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共同研究打击军阀,壮大天门会的办法。韩欲明根据杨介人的建议,率天门会众在磁县彭城一带截击奉军,缴获许多枪支弹药。杨介人也以自己的智慧扩大了共产党在天门会的影响。
林县天门会人多势众,一直发展到辉县薄壁镇一带,杨介人主动与天门会一个姓秦的小头目接上关系;淇县东南乡大李庄李文选是红枪会的小头目,杨介人通过吴丽泉与他联系,组织枪会会员5人为一战斗小组,每小组配1支长枪,4支红缨枪,用远射近刺的战术袭扰奉军;滑县梁村镇红枪会头目李××刚和奉军打过仗,杨介人派人到他那取经,李××高兴地介绍了他们利用近战夜战袭击奉军骑兵连的过程。在杨介人和广大党员的努力下,不长时间,淇县、汲县、滑县、修武、辉县一带的枪会组织就与我党建立了联系,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我党的领导,各地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也以枪会形式为掩护,纷纷地建立起来。
1927年3月15日至21日,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召开,商讨迎接北伐军事宜。杨介人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为豫北地区召集人,这次会议使他更加坚定了奋斗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大会以后,他以武汉政府特派员的身份往来于卫辉、安阳一带,全身投注于组织民众迎接北伐的伟大斗争之中。
四
正当豫北人民与奉军展开搏斗,配合北伐胜利进军,革命飞速发展之时,1927年7月,蒋介石、汪精卫联合起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安阳共产党员受捕罹难,工农运动遭到扼杀,天门会、红枪会等农民武装也遭到镇压。杨介人与中共安阳县委的部分人员被迫转移到安阳县西北当中岗、众乐一带农村。为了保守秘密,杨介人化名“王三畏”,并以此名作为安阳县委的代号。他曾对同志们说:“我叫王三畏,就是让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反动军阀都害怕。”
9月,中共河南省委为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武装工农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确定成立豫北特委,以安阳为中心开展区域性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抗捐、抗税、抗租、抗粮”,“建立工农苏维埃革命政权”。10月初,中共安阳县委在辛店集召开扩大会议,传达省委贯彻八七会议的精神,决定在安阳以西北乡一带农村和六河沟煤矿为中心,继续发动工农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
那时,安阳西北乡一带的农民多是袁家的佃农。袁世凯
1910年前后隐居安阳,在东至白壁,西至水冶、观台一带占有
耕地2000多顷。1916年袁世凯死后,袁家的后裔通过手下管家放债收租,对农民高利盘剥。如果谁不能按时交齐租子;就要被抓到袁宅私设的监狱——黑闷子里去拷打,或者被官府抓去定罪。因此当地群众对袁家深恶痛绝。
针对袁家的罪恶,杨介人编了一段顺口溜让农民广为传唱,以激发他们的仇恨和斗争精神。其歌词是:
“彰德府,有一袁,放出租子千千万,二斗麦子二斗谷,三十五斤一亩棉,贫苦农民交租子,一年到头没吃穿。农民兄弟团结紧,联合起来打老袁,实行耕者有其田,今年租子不交袁。”
由于共产党的影响较大,当地农民又经过1925年以来2年多革命斗争的锻炼,加之抗袁抗租的口号深得民心,因此一经发动,各村抗袁组织很快相继成立。不仅贫雇农纷纷竞相报名,就连受袁家剥削的一些小康人家也要求参加。不久,各村又联合起来,成立了“抗袁联合会”,会长王有荣,会众近万人,总部设在西北岭当中岗村。
为了对付袁家逼租,“抗袁联合会”组织青壮年40余人,枪数十支,还有红缨枪等武器,集体吃住,每天操枪习武。各村也组织了标枪队、大刀队等,武装农民七八百人。每逢袁家来人催租,轻了不予理睬,逼得紧了就进行说理斗争,直至赶跑他们。在“抗袁联合会”的影响下,安阳县阜城佃农王九林在共产党员关金全帮助下,也组织水冶一带的天门会众,成立了“抗袁捣李(大地主李鸿伯)联合会”。是年秋冬,凡加入“抗袁联合会”和“抗袁捣李联合会”的农民都没有给袁李两家交租。
11月初,杨介人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与张景曾、祁秉
堂、赵伯玉、张直干等人来到六河沟煤矿。当时煤矿工人正遭受失业的袭击,饥饿威胁着每一个人。他们决定发动工人从开展复工索薪斗争入手,夺取矿警队枪支,建立武装,举行暴动。矿工们看到自己熟悉的老杨又回来了,都非常高兴,很快聚集在他们周围。一天,他们召开了有三四千工人参加的大会,意借开会之机引诱矿警队出来干涉,趁机夺枪。不料资本家有所察觉,矿警队按兵不动。杨介人随即带领200多工人到资本家的住宅,找资本家交涉,迫使矿主在复工索薪方面作了让步。当晚,杨介人得到敌人要镇压的情报,便同党的几位负责同志一起撤出矿区,夺枪暴动计划未能实现。
1928年2月中句的一天,杨介人装扮成走乡串寨卖笔墨纸砚的书倌,背着一个木箱,带着“抗袁联合会”的文件,从众乐赶往辛店集,路过洪河屯村时,被吉鸿昌部搜出文件,不幸被捕。半年后,冯玉祥下令没收袁世凯家所有财产,杨介人也以抗袁无罪而获释。
五
杨介人获释后,继续在安阳从事革命活动。但由于特务王子恭的追踪和叛徒韩冰如的告密,不幸于1928年11月13日再次被捕,押送开封监狱。在狱中,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信念和高贵品质。
杨介人被捕的消息传到沁阳县后,其爱人张杏清带着给他赶制的粗布衣服、袜子以及100元钱,由同族人杨良臣陪同赶到开封,并托人找到在开封做事的亲戚阎楷,求其设法搭救。不久,阎楷疏通关节,用冒名顶替的办法将杨介人搭救出狱。
出狱后,杨介人暂时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回到温县杨磊村岳母家中休养。亲人们看到他被折磨得不成样子,都非常难过。可他却十分乐观,毫不在乎。他一边休养,一边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曾劝岳母把家产分给村里的穷苦百姓;他曾借在村小学教书之机,给学生讲授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并亲自画了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肖像,悬挂在教室墙上;他曾带领学生用筒瓦在校园空地上排成中国分省地图,种上各种花草,再指出受外国侵略的地区,以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罪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等等。半年后,杨介人又到木楼通村小学教书,领导那里的学生打神像破迷信。不久,杨介人终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有共产党嫌疑而被校方解聘。
失业对于杨介人并不可怕,但长期失去组织关系的苦闷却深深地折磨着他。1930年初,杨介人带着一颗渴求的心离开家乡外出找党。在洛阳,他碰到曾一起在法国留学的同学汤仲明(汤仲明,孟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建国后曾任总设计师、总工程师,重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1980年元月逝世。)在汤的挽留下,暂时在洛阳落脚,一边和汤仲明一起从事木炭汽车的发明研究,一边到处打听党的消息。开封、郑州、西安……凡过去党的机关所在地都留下了他寻觅的足迹。可事违人愿,一直没有联系上。
1931年9月,杨介人到南京为汤仲明发明的木炭汽车一事申请专利,时值“九·一八”事变爆发,抗日浪潮风起云涌。杨介人从人民的觉醒与愤怒中感受到自己的历史责任与奋斗方向,于是他决定回家乡宣传抗日,唤起民众。此后,他一直活跃在温县、沁阳县一带的进步教师和青年学生之中。
1932年2月5日,杨介人因患偏头痛、面部神经麻痹返家治病休养。两个月之后,病情好转,他对家人说:“我要到省城开封去看病。”再次离开家乡,又踏征程,寻找党组织。
1933年春,杨介人到林县天门会工作。此间,他积极发动会众筹划武装起义,旨在拉队伍到林县、武安西部的深山密林去建立革命根据地。但由于计划不慎泄露,安阳专员方策调动兵力,分8路进攻天门会,致使天门会受挫。杨介人被迫化装突围,暂避于北平原益中处。
在北平,他的生活十分艰苦,常以烧饼、咸菜和白开水充
饥。偶尔也写些短文投到《世界时报》发表,以稿费维持生活。
这年冬天,杨介人只身到天津寻找党组织,不幸在一家茶馆里被捕,押往保定监狱。在狱中先判刑十年,后因领导绝食斗争又被加刑。1936年杨介人领导越狱暴动失败。这年12月30日在保定被敌人杀害。
杨介人遇难后,其亲属将遗体运回家乡。于1937年2月入殓安葬。1946年春末,当杨介人的坟头青草萋萋之时,沁阳县第一次获得解放。当地人民政府追认其为烈士,并召开追悼会予以沉痛悼念。
主要参阅资料
1 《河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册。
2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 《五卅运动在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 《安阳革命回忆录》第一集。
5 杨介人的夫人张杏清的回忆资料。
6 安阳县委党史办《党史资料汇辑》。
7 罗任一、阎虎臣、郑超麟、王友直、吴丽泉、汤仲明、原益中、李春泉、纪德贵、马载、张克选、田坤元、王大中等回忆杨介人的材料。
8 陈九鼎的反省材料。